行业资讯

雪雕是如何在哈尔滨诞生的?为啥最初叫雪塑?

发布时间:2024-10-17  关键字:哈尔滨雪雕制作,哈尔滨雪雕制作公司  来源:原创

哈尔滨雪雕资讯:雪雕是雕刻艺术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以雪当做塑形的材料。把雪先制成大小不一的固定形状,再结合图纸进行雕刻、塑形、打磨、修整。雪雕的雕主要是指塑形

堆雪人”是最原始的雪雕,雪雕是受堆雪人的启发一点点演变而来,北方每到冬季家家户户都会堆起一个个雪人,堆雪人是东北孩子们冬天里不可或缺的一项游戏,充满童年的乐趣。

哈尔滨雪雕的雏形是始于1963年的哈尔滨市第一届冰灯游园会。游园会上由哈尔滨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的学生吴乃光、曲维葆、穆方起和谢治民应邀用天然的雪塑成一个大象。四名学生运用雕塑的方法,将雪拌上少量的水一点一点往上拍,经两天努力,塑成了半雪半冰、颜色不甚洁白的大象。雪象长4米,高2米,身腰粗大,四肢壮实,两耳如扇,长鼻垂地后卷,尖细的长牙无法用雪做,就以冰代替。象身两侧各搭一块红色方布,其上分别写着“万象更新”和“五谷丰登”白字。人们还将一座两米多高的 7层木塔置于象背,并用水喷冻之,使其周身覆冰壳,檐角挂冰凌。这个雪象尽管是用原始的堆雪人的方法制作,并加了某些替代材料,艺术水准不甚高,但毕竟有了一定的艺术性。

那时不叫雪雕而是叫“雪塑”,也不是主角,只是个点缀而矣。

1988年1月18日,市教育委员会校外教育办公室在哈尔滨冰雪节组委会办公室的支持下,在斯大林公园组织有7区和哈尔滨铁路分局的16支代表队的80名儿童参加的哈尔滨市首届小学生雪塑比赛,塑造出了《冰城特产》、《米老鼠》、《唐老鸭》等一些形象。它们虽然没有超出堆雪人的艺术水准,但这却是哈尔滨市第一个有组织的群众性雪塑活动。上述雪塑实践活动,连同哈尔滨市举办的冰灯游园会以及组织的群众性、国际性的冰雕比赛所积累的经验,都为冰城雪雕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1988年连续几场瑞雪光顾哈尔滨,太阳岛上更是银装素裹,铺玉堆琼,雪深过尺。面对这难得大雪。风景区管理处处长张百令突发奇想,他的想法得到处领导班子的一致赞同。于是马上组织全处一百七八十名职工行动起来收集积雪,制作雪塑。大家早来晚走,迎风斗雪,用铁锹、斧头、菜刀、炉铲等原始的工具既塑又雕,有的还拿来喷雾器边往雪塑上喷水边用手抓雪往上拍……经过 7天奋战,在太阳湖及其南岸制成了弥勒佛、老寿星、圣诞老人、狮身人面像、大象、狮子、猫熊、鲸鱼等近20件雪塑,其中尤以梅花鹿和北极熊最为引人注目。

1988年12月28日正式拉开了哈尔滨雪雕的序幕。

哈尔滨的雪塑最初以天然雪为原料。前三届在岛内及岛南的松花江面收集积雪。为了提高效率,有人在 140卡车的前保险杠焊上铁铲,像开推土机那样开着它在江上推雪,然后用车运进太阳岛公园。他们还以每立方米 3元钱的价格向附近农民收购积雪。天然雪由于含水量低、松软、粘合力差,制雪块困难,且二次运来的积雪沙尘多,并杂有树木的枯枝败叶,雕出的作品颜色不白,不抗风吹日晒,展出时间不长。1990年特意在亚布力滑雪场租来一台造雪机,却因为机械故障而无法使用







文章标签: 哈尔滨雪雕制作 哈尔滨雪雕制作公司

转载请注明出处:雪雕是如何在哈尔滨诞生的?为啥最初叫雪塑?:http://www.rybingdeng.com/innews/76.html

版权声明:《雪雕是如何在哈尔滨诞生的?为啥最初叫雪塑?》一文由哈尔滨雪雕制作公司整理发布,哈尔滨雪雕制作公司整理发布的文章,若未标注原创的,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第三方媒体,文章仅代表原作者的观点。本站不保证文章内容的有效性及不对信息、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文章图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本网站之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和最终解释权均属哈尔滨雪雕制作公司所有。